草莓定植缓苗期,注意根腐病!预防是关键!
发布时间:
2022-09-15 阅读:
1152
近年来,草莓根腐病逐渐增多,严重时可直接毁园,已成为影响草莓产业发展的重要病害!对咱们莓农来说,了解越多,治理就越有效!根据为害症状和病原菌的不同,可将草莓根腐病分为炭疽根腐病、红中柱根腐病和黑根腐病。发病时前期症状不明显,植株无明显矮化。侵染部位较广,匍匐茎、叶片、叶柄、根茎均可受害,地上部位受害时有明显的黑色斑点。发病开始时心叶先萎蔫,当病情发展迅速时,叶片迅速萎蔫呈青枯状。根茎部受害时的典型特征是从侧面由外向内侵染发展,根茎部横切面观察,可以发现由外向内发生局部褐变,呈坚硬的腐烂状,有时横切面有红褐色条纹。另一个明显的特征是病株根系完整、不易拔起。草莓全生长周期都可以发生,主要侵染植株根茎部,造成植株易早衰,无明显的斑点状,呈矮化萎缩状。由下部老叶逐渐向心叶扩展,表现为叶缘发黄、变褐、坏死甚至蜷缩,最后整株枯死。根茎部受到侵染发病时,侵染从内向外发展。病株根茎部中柱变红是红中柱根腐病最为典型的侵染特征。根茎部纵剖切开后,从根尖到根茎的中柱都变红。另一个典型特征是病株根系腐烂、易拔起,拔出后根脱落。
总体发病特点是植株矮小,易早衰,坐果率低;正常根的数量明显减少,被侵染的根部由外到内颜色逐渐变为暗褐色,不定根数量明显减少。
1、栽植环境不适宜,处于低洼地,雨后排水不良,造成根系腐烂,产生伤口,使病菌有机可趁。2、光照不足,低温高湿,尤其是连续阴雨天气,会加快病菌的繁殖。3、土壤没有进行消毒处理,土壤中存在大量的病菌。或施入未腐熟的有机肥,造成伤根。4、农事操作不到位,如浇水方式不正确采用大水漫灌,导至水多沤根。培土中耕的过程中伤根。管理过程中没有及时摘除病叶、残叶、老叶,造成通风不良。5、种苗带病。移栽后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,就开始发病。
赶紧预防吧,其实预防根腐病不是只能依靠化学药剂,殊不知合理的农业措施也是防治此病的关键。1.选择无病地育苗,保持土壤见干见湿,使用滴灌设施适当浇水。避免水分过多,引起地温降低,造成草莓疫霉菌大量发生,使得根腐病加重。2.发现严重病株需及时拔除,集中烧毁。根腐病主要通过得病植株及病土传播,因此补苗前病穴必须要消毒(一般采用生石灰消毒)。3.科学合理的施肥是草莓正常生长、优质高产之根本。因此施肥应做到“多施有机肥、适量施氮肥、增施磷钾肥、搞好叶面肥”,促使草莓健壮生长,同时还应配合施入有机生物菌肥,改善土壤有益微生物群,为草莓生长提供好的土壤环境。在移栽前,使用法特姆(微生物菌肥)+15-15-15复合肥,混匀后随整地均匀地撒施。4.高垄地膜栽培,加强田间水肥管理。在草莓开花前、幼果期、坐果期,每亩地使用矿源黄腐酸钾+亚磷酸钾进行灌根处理,间隔10-14天。病害高发期复配好妙收(精甲•咯菌腈)。此外,叶面还应及时补充钙、硼等中微量元素,提高草莓循环坐果率,促进果实发育,协调营养平衡,防止草莓畸形果发生,促使草莓丰产优质。草莓根腐病应以预防为主,定植缓苗后要及时用药预防,7-10天一次。可以用瑞苗清30%甲霜·噁霉灵水剂500倍灌根、氟啶胺1000-1500倍,兑水150斤,淋一亩地的草莓苗。